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5 十月廿二
”
常浩南拿过纸笔画了个简图,同时用尽量简单通俗的方式说出了自己的设计思路。
“这样可以保证跟原设计接近的进气道长度,机体1Г横截面之后的部分就不用做改动了,并且我们可以把雷达罩也作为进气机构的一部分进行总体设计,由圆锥形的雷达罩对气体进行预压缩,提高总体的进气性能”
之所以要费这些口舌,自然不是常浩南好为人师的属性发作,而是根据系统所提供的设计方式,首先需要人为确定一个锥形前体的半锥角,随后才能计算出对应进气道设计的最优解。
换句话说不同半锥角下设计出来的进气道/圆锥前体组合是大不一样的。
然而常浩南并不知道到底多少半锥角对应的设计方案装在歼7身上之后效果最好。
在设计领域,选定初始值这种事很大程度上就是看经验,但常浩南重生前作为一个军工螺丝钉,并没有主抓一个型号总体设计的经验……
所以他接下来需要做出几个不同的方案,分别模拟它们与歼7的机体组合之后的性能,再从中摸索出规律,最后找到性能最好的选择。
这个过程的工作量很大,但很多内容其实是没什么创新性的重复劳动,所以完全可以交给另外三个人来完成,常浩南自己则集中精力负责最关键的部分。
一来这样可以提高效率,二来这也符合他关于系统未来用法的设想,就当是一个预演了。
“这样下来工作量确实小很多,而且很多零件甚至还能跟原型号通用。”
周书万把拳头锤在另一只手的手掌上,发出“啪”的一声脆响:“那浩南你来说后面怎么做吧,我们都听你指挥!”
全新的设计方法!【跪求追读】
就在这个时候,教室的门被推开,又有四个人从外面走了进来。
这一栋教学楼都是他们整个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共用的,因此教室里出现其它同学并不奇怪,如果到了期末之前,甚至可能同时有二三十人在一间教室里面,所以正在聚精会神研究方案的四个人完全没有在意。
“浩南?”刚进来的四个人中为首的一个正是常浩南的上铺黄志强,自然是一眼就认出了前者:“你们也在这里做课程设计?”
实际上,黄志强是特地找到这里来的。
自从今年三月份这个学期开始以来,常浩南便一直是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想要设计一架战斗机的事情更是寝室的人差不多都知道。
只不过对于黄志强来说,那种状态下的常浩南并不值得担心,他很清楚对方的上限在哪,人的能力并不会因为愤怒就获得提升。
并且他也不觉得那件事有什么值得愤怒的。
然而今天早上常浩南一反常态举重若轻的样子却让他隐隐觉得有些不安,于是决定来“侦察”一下前者到底做到了何种程度。
“是啊,老刘的课嘛,马虎不得啊……”常浩南并没有抬头,而是继续在纸上画着进气道和机头部分的草图,准备给另外三个人讲一下他们需要做的事情。
航空器设计这门课除了有着仅次于毕业设计的10个学分,会极大地影响平均绩点之外,在最后课程设计的答辩环节中,刘洪波还会请来学院里面的不少大佬作为评委。
而这些人往往也是当年进行免试研究生录取面试时候的评委。
两件事之间相隔一般只有一个月左右。
所以但凡有志于深造的学生,对这门课都必须投入十二分的精力才行。
刚进来的四个人把带着的工具和书本放在不远处的一张桌子上,然后为首的黄志强朝着常浩南这边缓缓走了过来:“话说你们进行到哪一步了?”
“刚选定设计方案,早着呢。”
常浩南还是没有抬头。
他对于黄志强这个人实在没什么印象,并且也根本没把对方太当回事。
接下来要说的东西都只是设计工作中的一些前置部分而已,因此也不在乎被别人听去。
而且能不能听懂还是一说呢!
倒是张漫对于不断接近的黄志强警惕性很高,直接不动声色地往旁边迈了一步,把后者挡在了距离桌子几步开外的地方。
黄志强尝试了几次,由于桌椅间的过道实在狭窄,最终还是没能越过阻拦。
“切……”
虽然没办法再往前一步,但是身材娇小的张漫并不能挡住他的视线,黄志强很轻易地看到了桌子上放着的两张黑白照片,以及常浩南正在手绘的那副草图,于是理所当然地认为这是准备要通过照片进行复刻设计。
这顿时又让他放心下来,摇摇头转身离开了。
“大废物果然只能教出小废物,最后还是得照着苏联人抄,再说飞行器设计又不是素描,对着两张照片能设计出个什么东西?”
黄志强内心暗想道,并且感叹自己刚刚有些过于杞人忧天了。
此时的常浩南还不知道自己已经在别人心里被骂了一遍,他已经画完了